疫情期间我要怎样找回快乐情绪?

摘 要

  疫情期间我要怎样找回快乐情绪? 2020-07-06 08:19:57 iWanna海外心理 疫情期间我要怎样找回快乐情绪 --三大心理困境和自救 心理学家Rick Hanson说:“补救办法不是去抑制负面经历,而是去

疫情期间我要怎样找回快乐情绪? 2020-07-06 08:19:57 iWanna海外心理

疫情期间我要怎样找回快乐情绪

--三大心理困境和自救

心理学家Rick Hanson说:“补救办法不是去抑制负面经历,而是去培养和吸收积极的经历,并将它们纳为生活的一部分”。

在疫情早期,我们以为生活不会受到太大影响,人类本能中的积极偏见让我们误判局势,对未来盲目乐观。

然而疫情发展至今,早已影响到了我们生活的许多方面;在心理层面上,我们同样遭遇了不少困境,譬如过度思考、社交焦虑和孤独。

也许你并没有注意到。但是,我们可以就此总结出一套自救法则,在现在和未来,帮助自己避开类似的心理困境。

过度思考

生活于信息时代的我们,每天都被各类信息席卷。高度发达的互联网,让我们动动手指就可以了解到全世界的新闻,这也就导致了一个失衡的关系:我们接收到的信息,远多于我们可以处理的。

信息风暴极有可能挖下第一个心理陷阱:过度思考。

顾名思义,过度思考指的就是“想太多”,它的发展轨迹一般有四个步骤:

1、产生消极的侵入式思维;

2、过度分析和尝试控制自己的思想;

3、产生不健康的思维模式(担心、沉思、沉迷等);

4、成为过度思考者。

在心理层面上,过度思考者经常会情不自禁地陷入到焦虑和沮丧情绪中,并伴有判断力下降和无法集中注意力等症状;在生理层面上,失眠、头痛、疲倦是最普遍的副作用。

虽然听上去吓人,但我们每个人都会有负面的、侵入式的思维。这不代表我们要沦为它的牺牲品。

以下问题可以帮助你判断自己是否正在进行过度思考

1、你是否随时都清楚自己在想什么?

2、你会经常质疑自己的想法吗?

3、你是否经常寻找思想的更深层含义或个人意义?

4、感到沮丧时,你能专注于自己的想法吗?

5、你是否了解自己的思维模式?

6、你觉得有必要控制自己的想法吗?

7、你能容忍自发的、不必要的想法吗?

8、你是否经常尝试控制自己的想法?

如果以上“是”的答案更多,这表示你可能已经在过度思考。那么你可以尝试一些简单的办法去帮助自己:

1、找到真正在困扰你的东西。

2、记录下出现在你身上的、可能代表过度思考的迹象,这会在未来帮助你判断自己的状态。

3、记下过度思考带给你的东西——是否有任何有价值的内容?如果你觉得自己没有办法摆脱它,那就尝试将它转变为有一定积极意义的思维。

4、转移自己的注意力,分散精力去做其它事情。

过度思考是一种常见心理现象,通过增强自我意识和进行心理疏离,我们可以摆脱这种无益的思维模式。

如果你发现身边的人出现了过度思考的迹象,你可以扮演一个倾听者的角色,去帮Ta们找到内心真正的焦虑。你也可以和Ta们一起做一些轻松的活动,以此转移Ta们的注意力。

过度思考很容易出现,但是克服的手段也很简单。

社交焦虑

为什么我在渴望与人交流的同时,又会排斥和Ta人进行沟通?
我是一个“社恐”吗?
我会不会得了社交焦虑症?

社交焦虑是一种心理状况,而我们调侃自己时,“社恐”更多地是代表内向的性格和对社交压力的抗拒。

这二者有着天壤之别,但是偶尔又会被弄混。

尤其是在居家期间,封闭的环境和社交的单一化,让很多人感到崩溃。长期待在家里,再加上外界传来的各种负面消息,我们的焦虑情绪会被放大,社交焦虑也是其具体表现之一。

一般情况下,社交焦虑具有四个主要症状:

1、在社交场合,对别人的看法表现出强烈的焦虑或恐惧;

2、非常担心别人看出自己的紧张,并因此尽量回避社交;

3、伴有身体症状,比如心跳过快、恶心和出汗;

4、意识到了自己的恐惧不合理,但对焦虑无能为力。

在疫情期间,社交焦虑会更频繁地出现并具有更大的影响力。因为人类的本能是通过寻求积极的互动来抵消社交排斥或拒绝,但是在情绪低落或压抑的情况下,这种转折会难以形成。

如果你发现自己对视频会议感到非常紧张、拿起手机却不知道要和谁聊天、更容易和同住一起的人产生冲突、说话相比平时要更瞻前顾后,那么你可能需要留心。

社交焦虑看似寻常,但它如果长期困扰你,你的正常社交和沟通能力会受到负面影响。

大量研究表明,应对社交焦虑主要有四个方法:

1、列出自己的焦虑等级。

2、给自己设几个小目标,挑战自己对社交的恐惧。

3、在开口前进行几次深呼吸。

4、避免过多关注他人的反应。

在因疫情而居家,或被迫减少社交活动的情况下,还有两个办法能帮助你减弱焦虑感:

1、通过电话或社交软件和外界保持联络,不让自己产生“被抛弃”的想法。

2、适当地疏远和你同住的室友或家人,保留一定的私人空间。

孤独

如前文所讨论的那样:在动荡的环境中,人类的情绪会有着更大的起伏,孤独感也随之变强。

和其它年龄层的人比较,年轻人更容易感到孤独,因为Ta们主要被三个因素影响:

1、智能手机。面对面交流减少了,互联网带来了更杂乱的信息。

2、压力。当代年轻人面对的压力比Ta们的父辈、祖辈要大得多,大部分背负着精神和经济的双重重担。

3、睡眠不足。

由于应对压力的方法相对复杂,并且无法迅速实行,所以我们主要从第一和第三条着手来减弱我们的孤独感:

1、减少使用手机的时间,投身于别的事情。

2、调整作息,让大脑得到足够的休息。

3、和亲友保持联系,加强彼此的精神联络。

最重要的是,我们要根据自己的状况来调整生活模式,充实且劳逸结合的生活能够取悦我们自己,孤独带来的影响也会随之减弱。

培养积极心理

我们会遭遇的心理困境远不止上述三条,但是每个人都会有被负面情绪困扰的时候,所以我们必须考虑一个问题:怎样最小化影响?

培养积极心理是最实用也最快捷的方法,你将从中收获心理和生理上的双重反馈,譬如乐观的心态、睡眠质量的提高、更旺盛的精力、更容易集中的注意力和更强的免疫能力。

积极的环境能够改变人,让个体的内心发展出一个无条件接受自己的负面情绪或阴暗面的地方。

但是,与其等待别人改变周围的环境,不如自己去创造一个积极的环境。

著名积极心理学学者Tal Shahar在他的著作里指出:

我们要做的不是“自律”或“精神管理”这种大而抽象的改变,而是通过感激生活中的一点一滴、给予Ta人拥抱和每天给自己一个微笑这种小事逐步建立起属于我们自己的积极环境。

Shabar列举了一些切实可行的方法来帮助人们应对负面情绪、培养积极心理:

1、写日记。通过这种方式释放内心的压力。

2、坚持锻炼、瑜伽或冥想。多巴胺的分泌会带来快乐情绪,而冥想则是放空大脑的好机会。

3、享受做每一件事的过程。我们所做的每一件事都是一种自我实现,也是建立自尊、自信和正向意念的机会。

更重要的是,在培养积极心理之前,我们要深入了解自己。只有明白自己的困难、恐惧和弱点是什么,我们才能对症下药,进行最有效的自我预防。

特殊时期的心理困境是正常现象,我们无需因此感到自责。换一个角度看,这段特殊的日子也是一个很好的模型,不仅能让我们深入了解自己的心理状况,还能从中总结出一些对未来有帮助的知识——例如文中讲到的三个心理困境,以及如何应对压力、调整心态。

即使疫情最终会过去,在遗忘它之前,我们可以先从这场灾难里收获一些东西。

Reference

Auyeung, K., & Alden, L. E. (2020). Accurate Empathy, Social Rejection, and Social Anxiety Disorder. Clinical Psychological Science, 8(2), 266 279. https://doi.org/10.1177/2167702619885410

Ben-Shahar, Tal. (2010) Even Happier: A Gratitude Journal for Daily Joy and Lasting Fulfillment, McGraw-Hill Professional. McGraw-Hill Education

Carver C. S., Scheier M. F., Segerstrom S. C. (2010). Optimism. Clin. Psychol. Rev. 30, 879 889. 10.1016/j.cpr.2010.01.006 https://www.ncbi.nlm.nih.gov/pmc/articles/PMC5209342/#B7

Clark, D. A. (2018). The Anxious Thoughts Workbook: Skills to Overcome the Unwanted Intrusive Thoughts that Drive Anxiety, Obsessions & Depression. Oakland, CA: New Harbinger Publications.

Galea, S., Merchant, R.M., Lurie, N. (2020). “The Mental Health Consequences of COVID-19 and Physical Distancing: The Need for Prevention and Early Intervention.” JAMA Intern Med. Published online April 10, 2020. doi:10.1001/jamainternmed.2020.156.

Janeck, A.S. Calamari, J. E., Riemann, B. C., & Heffelfinger, S. K. (2003). Too much thinking about thinking?: metacognitive differences in obsessive-compulsive disorder. Journal of Anxiety Disorders, 17(2): 181-195.

McGinty, E.E., Presskreischer, R., Han, H., Barry, C.L. (2020). “Psychological Distress and Loneliness Reported by US Adults in 2018 and April 2020.” JAMA, Published online June 03, 2020. doi:10.1001/jama.2020.9740.

Rick Hanson, Buddha's Brain: The Practical Neuroscience of Happiness, Love, and Wisdom. Oakland, CA: New Harbinger Publications.

Twenge, J. M., Cooper, A. B., Joiner, T. E., Duffy, M. E., & Binau, S. G. (2019). Age, period, and cohort trends in mood disorder indicators and suicide-related outcomes in a nationally representative dataset, 2005 2017. Journal of Abnormal Psychology, 128(3), 185 199. https://doi.org/10.1037/abn0000410

编辑|Yy.C 排版 |Cindy

图片来自网络,文章版权属于iWanna

如需转载请联系作者或后台

———iWanna海外心理———

由美国常春藤高校心理咨询从业者创立,致力于海外人群的心理健康和跨文化适应。这里,你可以找到暖心的心理学知识、海外资源和靠谱的心理咨询从业者讯息;以及海外心理项目申请辅导和过来人支持;更有线上线下社群活动为你赋能。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qyangluo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昵称:
匿名发表 登录账号
验证码: